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
芒种养生不在补:通心气,化湿浊
2025年06月05日
芒种忙
麦上场
6月05日

芒种节气揭示阴阳转换之机。此时天地阳气达鼎盛,人体阳气外浮,内里反虚。天气多雨且闷热不已,暑气上升,拉着湿气一起“为祸人间”。若人体正气不足,或因天气炎热而嗜食生冷,就会导致水湿停滞体内,是引发消化类问题的高发期,同时也是灸养消化类问题的最佳时机。养生当顺应"阳盛阴弱"之势:

晨起观朝霞以养肝;

午时避烈日以护心;

暮间纳凉风以清肺。

通心气,化湿浊,切不可一味进补:

暑热耗气,但补气易滞;

湿浊碍运,然峻补生痰;

阳浮于外,若温补助火!

通而不伤谓之养,化而不滞方为补。通如清溪流淌,脾健似沃土生金。——此谓安然度夏之基。


暑气攻心,养神为上




芒种仲夏,阳气鼎盛而心火易亢。《金匮真言论》明示:"夏气者,病在脏"。心脏是夏季最脆弱器官,此时最需警惕:

‌阳气消耗‌:"壮火食气"加速心脏阳气流失;

‌阴液损耗‌:汗为"心之液",过量出汗损伤心阴;

‌疾病风险‌:心气若损,易诱发心悸、胸闷,甚至心脑血管风险。也是心肌缺血、心脑血管意外高发期。


“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”,掌管一身的气血运行,是我们的重点保护对象,养好心脏,还能对其他脏器起到调节作用。所以,这个时节要特别注重对心脏的保养。

养心3.jpg

芒种养生首重‌养心敛神‌:避烈日曝晒、剧烈运动。午时小憩养阳,常按内关、神门二穴平心气。

真美之光养心抗衰系统调理方案,融合经络推拿按摩,症状刮痧,特效罐疗、灸疗各种特调技法,“顺时养生”,系统调理,可以提早预防心脑疾病的发生。


心脏病人要少熬夜,避免紧张情绪,可以吃一些养心食物,如桂圆莲肉小枣小米冰糖粥,麦冬桂圆肉枸杞菊花茶。配合清淡饮食,让心脏得到充分休养。



梅雨困脾,化湿为要




南方潮雨缠绵,湿邪困脾尤甚:湿为阴邪,如油入面,外则肢体沉胀,内则腹胀便溏。

更易下注成患——女性带下增多、盆腔隐痛皆与此相关。

‌湿邪双重危害‌:

‌外湿伤脾‌:食欲不振、腹胀便溏、舌苔厚腻;

‌内湿困脾‌:白带异常、盆腔炎症、肌瘤风险。

‌破局关键在脾‌:

晨起一杯姜枣茶,温暖脾胃;

晚上药艾泡脚,引火下行;

睡前揉腹五分钟,助运化湿。

时常艾灸关元、足三里等穴位,能有效振奋脾阳,化解体内湿浊。



通化之道,艾灸为枢




芒种养生贵在"通心气、化湿浊",艾灸正是天然助力:

神门+心俞通心气养心阳;

‌关元‌(脐下三指)+气海穴温养下焦,逐妇科湿瘀,扶助阳气;

‌阴陵泉+丰隆穴‌(小腿内外侧)双穴合击,醒脾化湿;

脾俞+中脘+‌三阴交‌(内踝四指)健脾利湿,通调三阴,导湿下行;

承山穴(祛湿奇效)+ 隐白穴(脾经起点);

每日择一组穴灸35分钟,见皮肤微潮即是湿浊外透之兆。

承山.jpg
少府神门.jpg


简而之,方得真谛

居家调理指南:‌

✓ 多吃:薏米红豆汤(祛湿)、小米粥(补脾);

✗ 少吃:猪肉(助痰湿)、忌冰饮肥甘,免伤脾阳。

‌环境防霉:保持居室干燥,每周2-3次艾条熏房驱霉湿(闭门窗熏30分钟);

‌懒人福音:真美之光寒湿克星温养膏,穴位涂抹+磁珠按摩,湿气自然排出。


莫陷"暑日进补"误区,谨记:

心气贵通不贵补——避烦暑、调息为要;

湿浊宜化不宜留——轻饮食、艾灸为媒;


芒种时节养生调理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,以舒适自然为宜,累了多歇歇,注意放慢节奏,让自己在夏天发散着恬淡、虚静、柔和能量。

借天时之力疏通身心,方为芒种养生真义。顺应节气,智慧养生,在健康的基础上追求美丽,才是长久之道。